各位同学:
大家晚上好!
今天是校园封闭管理的第五十三天。今天与各班级班长、团支部书记一起座谈了,也是非常有感触,这期间我们在校隔离的、在校外家中隔离的,都是一种考验。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在这场考核中,取得了满分的成绩。还有极少数人,还企图挣扎着要离开学校或者要进入学校,他们正处于违反纪律和法律的边缘。需要醒醒了!
同学们,19世纪法国小说家儒勒.凡尔纳说,孤独与隔离是超越人类可以承受的痛苦的,而现如今,孤独与隔离却成为了我们疫情防控的常态。当前,我们正经历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校园封闭管理,虽然封闭在校内,但是我们并不孤独。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,有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的十项主题活动,有室友、班级同学的陪伴,我们是快乐的。实际上,我们参与运动、参与社交活动,都是我们对抗相对隔离、对抗孤独的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。
同学们,过去的两年里,我们已经学会了线上学习、学会了线上招聘,学会了线上能够做的一切事情。虽然我们现在在校内可以去图书馆、博文楼,可以到生活区购物,交友,但是还是会觉得目前在校学习生活特别平淡无奇,甚至无比孤独呢?
要知道,孤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。在平常的日子里,太多的人过的是一种以狂欢为掩饰的“群体孤独”,15年前我和你们一样,为理想、为谋生而拼搏着,甚至可以称作是狂欢者。
实际上,这次疫情只是你我生命中的小插曲,而孤独,才是生命里必须要相处的“同伴”。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孤独为伴呢?
美国心理学博士,盖伊·温奇,《情绪急救》一书中,给了我们方向。我觉得他的逻辑很好,大致分为三个步骤,一是,消除我们负面的消极的思维。一旦在脑海中产生我很孤独、我很差劲的消极想法时,就立即叫停,就不要去想了,去切掉传播链条。二是去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情,比如去培养自己的爱好,到校园里拍拍照,到图书馆里看看书,和朋友看看电影,去球场打打球,也可以和要好的朋友聊聊天。通过转移注意力,让大脑得到正向的激励后再去思考问题。三是找出产生消极思维的原因。也就是我们应该弄清楚心底的诉求到底是什么,我们要用更加理性的而非感性的、全局性的而非自我的思维策略去疏导情绪,去正视问题、进而解决问题。
人类本质上就是孤独的。孤独感是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体验。
那么,孤独究竟是什么?孤独感是怎么来的?我们该如何直面孤独,学会与孤独共处?
日本心理学家、知名作家和田秀树在《孤独修心课:与孤独共处的9个习惯》一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消除孤独感的方法,主要有:
① 停止从众:因孤独而从众,反而会变得更加孤独;
② 交友要宁缺毋滥:独处是思考问题的黄金时间;
③ 走进书的世界:那些随手翻看的书籍透露出个人喜好,正是它们创造出了现在的你;
④ 寻找同道中人:与其在意他人怎么想,不如斟酌自己怎么做;;
⑤ 学会依仗他人:成年人应该学会借助他人之力;
⑥ 构筑避风港:不要沦为“新型工作机器”;
⑦ 不要太较真:每个人的思想都是自由的;
⑧ 勇于暴露弱点:越自信的人越不怕暴露自身弱点;
⑨ 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:我们大可不必凡事都自己扛。
这九个方法可以说是一种“孤独疗法”。其实无论孤独与否,都是人生的选择。相信,我们大家都会在孤独中长大!
各位同学,晚安!
朱春梅
2022年5月6日